【中國儀表網 儀表研發】近日,發表在《美國化學學會?納米》上的一篇文章描述了利用人工智能診斷疾病的結果。研究人員研發了一臺人工智能儀器,只要有人對它吹口氣,它就能根據氣體中的化學成分辨析出17種疾病是否存在的痕跡。
這臺人工智能儀器由以色列理工大學的哈薩姆?赫克團隊研發,靈感來自公元前400年。當時的醫生會通過嗅聞患者呼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來辨析疾病,比如嗅聞貴族嬰兒的糞便和尿液的氣味。于是,赫克等人研制了一臺通過單一呼氣樣本準確檢測多種疾病的“呼吸印記”儀器。這臺儀器擁有人工智能的高度專業化的納米矩陣傳感器,用來分析患者呼氣中的化合物,檢測它們是否與導致疾病或疾病特有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相吻合。
研究人員把17種疾病進行歸類,確認了癌癥、炎癥和神經疾病三類疾病的特異性氣味,然后從1404名志愿者中采集了2808個呼吸樣本。結果發現,這17種疾病中的每一種都會產生一種不同的“呼吸印記”,分屬于13種不同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組合。這些“呼吸印記”讓研究人員能夠準確發現受測者是否患有某種疾病。這些疾病包括肺癌、直腸癌、頭頸部癌、膀胱癌、前列腺癌、腎癌、胃癌、卵巢癌、克羅恩病(又稱局限性腸炎或節段性腸炎)、潰瘍性結腸炎、腸道易激綜合征、特發性帕金森病、非典型震顫麻痹、肺動脈高血壓、多發性硬化癥、先兆子癇和慢性腎病。
當然,這種人工智能儀器通過嗅聞呼出氣味來分辨17種疾病只能說是“蛛絲馬跡”,還需要使用目前在臨床采用的多種常規診斷方式來確診。雖然這種儀器目前沒有應用于臨床,只作為一種輔助診斷方式,但研究人員希望,未來這種儀器可以成為一種便攜式設備,簡單快速并準確檢測多種疾病。